Dragon 龍 23
定義:
Dragon 龍 23
屬 性: 希伯來語原文有兩詞,欽定本均譯作「龍」,現今譯本則有較準確的譯法。第一個希伯來字 tan (複數為 tannim )指的是「胡狼」,修訂標準譯本譯為「豺」;和合本則譯為「野狗」。第二個字 tannin 則是指「海怪」(或許就是短吻鱷),如果誤植最後一個字母,它就成了既能在沙漠中嚎嘯又能把河水攪混的怪獸了。對中世紀的學者而言,將這種怪獸譯為「龍」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經 意: 聖經啟示錄中將龍稱為「魔鬼」,在其他提到之處,也多與邪惡有關。
字源追溯: 扭曲, an asp (to twist)
對等譯字: COBRA
一致譯字: cobra
欽定本譯: asps, adder
和合本譯: 虺蛇,虺
經文出處:
詩 91:13 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
哀 4:3 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我民的婦人倒成為殘忍,好像曠野的鴕鳥一般。
啟 20:2 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牠捆綁一千年。
相關經文: 結 29:3-4 ,啟 12:3-17 ;啟 16:13 。

參考: 聖經動物
cmusice 提交於 05-Apr-2016 19:29 |
這個詞條已被閱讀 707 次。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