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五次旅行:使徒行傳

建立日期 2011-12-21 22:41:29

從使徒行傳保羅五次旅行研究,與當時教會面臨的問題,與新約書卷的關係。

「保羅五次旅行:使徒行傳」目錄

1-1 保羅悔改信主圖 4274 2011-12-21 22:46:46
2-2 保羅的一生(一) 保羅的信主 2919 2011-12-21 23:23:15
3-2-1 保羅的一生(一) 保羅的信主:生活應用 2381 2011-12-21 23:15:12
4-3 保羅第5次旅行圖分佈圖總整理 7380 2011-12-21 23:24:08
5-4 保羅佈道團同工圖 5745 2011-12-21 23:44:09
6-5 保羅旅行話劇02-01經文:15:36-16:5 1900 2011-12-21 23:52:33
7-5 Ⅴ.第五站。以哥念猶太會堂.徒14:1-14:7 [講道被丟石頭危機宣教] 1822 2011-12-22 00:06:07
8. 保羅第1次旅行圖總整理 5059 2011-12-21 23:32:15
8-0-1 保羅第1次旅行圖 5624 2011-12-22 00:01:12
8-0-2 保羅第1次旅行大綱 3061 2011-12-22 19:15:07
8-1 Ⅰ. 第一站。撒拉米猶太會堂.徒13:1-5 [巴拿巴家鄉平凡的宣教] 1826 2011-12-21 23:59:34
8-2 Ⅱ.第二站。 帕弗.徒13:6-12 [行神蹟制止法術的宣教] 1683 2011-12-22 00:00:34
8-3 Ⅲ.第三站。別加徒13:13 [同工馬可離職打擊宣教] 1591 2011-12-22 00:04:01
8-4 Ⅳ.第四站。彼西底安提阿.徒13:14-52 [佈道會被趕出境的宣教] 1730 2011-12-22 00:04:54
8-5 Ⅵ.第六站。第六站 路司得城.徒14:8-20 [醫瘸子被石頭打死宣教] 1845 2011-12-22 00:06:55
8-6 Ⅶ.第七站。特庇。徒14:20-21a [傳福音培訓帶門徒宣教] 1475 2011-12-22 00:07:35
8-7 Ⅷ.第八站。回彼西底安提阿.徒14:21b-23 [按立長老建立教會宣教] 1478 2011-12-22 00:08:10
8-8 Ⅸ.第九站。回敘利亞安提阿去.徒14:24-28 [傳遞異象事工報告宣教] 1668 2011-12-22 00:08:51
8-9 Ⅹ.第十站。耶路撒冷大會.徒15:1-21 [開會溝通協調衝突宣教] 1657 2011-12-22 00:09:32
9. 保羅第2次旅行圖總整理 5861 2011-12-21 23:33:19
9-0-1 保羅第2次旅行圖 5886 2011-12-22 00:01:46
9-0-2 保羅第2次旅行大綱 2434 2011-12-22 19:14:21
9-1 Ⅰ.回到從前宣教的各城 15:36-16:5 (第一站)分道宣教教會增長 1670 2011-12-22 19:03:01
9-2 Ⅱ.往馬其頓省。壹.馬其頓省東邊頭一個城,腓立比城。16:6-16:40 (第二站)監門全開禁卒信神 1727 2011-12-22 19:16:06
9-3 貳.往馬其頓省第二個城,帖撒羅尼迦城。17:1-17:9(第三站)匪找不著耶孫被釋 1351 2011-12-22 19:05:12
9-4 參.往馬其頓省第三個城,庇哩亞。17:10-17:13 (第四站)領受這道考查聖經 1409 2011-12-22 19:05:50
9-5 Ⅲ.往亞該亞省。壹.往亞該亞省東邊第一個城,雅典。17:14-17:34 (第五站)街上佈道官員信從 1640 2011-12-22 19:16:41
9-6 貳.往亞該亞省往西第二個城,哥林多。18:1-18:17 (第六站)多人受洗受到攻擊 1515 2011-12-22 19:07:41
9-7 Ⅳ.回敘利亞的安提阿。18:18-18:22 (第七站) 辭別弟兄帶同工回 1489 2011-12-22 19:09:02
10. 保羅第3次旅行圖總整理 5376 2011-12-21 23:37:19
10-0-1 保羅第3次旅行圖 4533 2011-12-22 00:02:02
10-0-1 保羅第3次旅行大綱 3625 2011-12-23 10:29:54
10-1 Ⅰ.以弗所。徒18:23-19:9 1355 2011-12-23 10:31:45
10-2 Ⅱ.推喇奴學房(哲學家的大堂)徒19:9-20 1667 2011-12-23 10:33:40
10-3 Ⅲ.亞西亞。徒19:21-41 1565 2011-12-23 10:34:55
10-4 Ⅳ.馬其頓(?腓立比)。徒20:1-5 1435 2011-12-23 10:36:46
10-5 Ⅴ.特羅亞。徒20:6-20:13 1336 2011-12-23 10:38:38
10-6 Ⅵ.米利都。徒20:14-38 1486 2011-12-23 10:45:31
10-7 Ⅶ.推羅。徒21:1-6 1474 2011-12-23 10:47:30
10-8 Ⅷ.該撒利亞。徒21:7-14 1417 2011-12-23 10:48:57
10-9 Ⅸ.耶路撒冷. 徒21:15-23:22 1621 2011-12-26 10:52:56
10-9-1 Ⅸ.耶路撒冷. 徒21:15-23:22b 1584 2011-12-26 10:55:55
10-10 Ⅹ.該撒利亞。徒23:23-26:32 1701 2011-12-23 10:53:28
10-10-1 Ⅹ.該撒利亞。徒23:23-26:32b 1634 2011-12-23 10:55:08
11. 保羅第4次旅行圖總整理 4051 2011-12-21 23:38:10
11-0-1 保羅第4次旅行圖 7741 2011-12-22 00:02:18
11-0-2 保羅第4次旅行大綱 2332 2011-12-23 10:57:48
11-1 Ⅰ.航海之行。27:1-44壹.上亞大米田船。27:1-5 (第一站 風不順百夫長寬待保羅) 1482 2011-12-23 11:02:46
11-2 貳.上亞力山太船。徒27:6-13 (第二站 過禁食保羅勸行船危險) 1837 2011-12-23 11:01:22
11-3 參.友拉革羅颶風。徒27:14-26 (第三站 安慰眾人神必保守成就) 1732 2011-12-23 11:03:33
11-4 肆.船擱淺亞底亞海。徒27:28-44 (第四站 放心喫飯百夫長救保羅) 1672 2011-12-23 11:04:22
11-5 Ⅱ.平安獲救。徒28:1-10壹.土人接待。徒28:1-6 (第五站 毒蛇咬甩火中沒有受傷) 1410 2011-12-23 11:05:22
11-6 貳.島長接待。徒28:7-10 (第六站 按手禱告治好島長父親) 1359 2011-12-23 11:06:06
11-7 Ⅲ.羅馬二年。徒28:11-31 (第七站 放膽講神國道無人禁止) 1637 2011-12-23 11:07:08
12. 保羅第5次旅行圖總整理 3835 2011-12-21 23:39:17
12-0-1 保羅第5次旅行圖 6960 2011-12-22 00:02:32
12-0-1 保羅第5次旅行 2417 2011-12-23 11:10:09
12-1 保羅第5次旅行 1674 2011-12-23 11:12:04
12-2 保羅一生與新約書信關係 1980 2011-12-23 11:15:52
12-3 保羅五次旅行與新約「生活」鑰節五個分段關係 1722 2011-12-23 11:20:27
:::

線上使用者

12人線上 (4人在瀏覽線上書籍)

會員: 0

訪客: 12

更多…

計數器

今天: 2600260026002600
昨天: 810810810
總計: 1017578110175781101757811017578110175781101757811017578110175781

🎹教會MIDI卡拉OK新增

台語羅馬字典

📖 NIV國台語聖經新增

🎹教會MIDI卡拉OK流量最多的歌

會員登入

雷達回波圖

衛星雲圖

溫度分布圖

荒漠甘泉五合一

10月05日荒漠甘泉五合一 信望愛網站◎程式設計:黃哲輝牧師
  • 你進站: 2025年10月05日
  • 時間是: 09時29分04秒PM
  • 中文荒漠甘泉 每日靈修
    十月五日

    「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乾了。」列王紀上十七章7節

    如果我們不知道損失是祝福,失敗是成功,空虛是禮物的話,我們所受的信心教育還不完全。物質的缺乏常是靈力的建設。以利亞坐在基立溪旁注視那日漸乾涸的溪水,正是我們生活的寫真。「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乾了」——這是我們昨天的歷史,明天的豫言。

    有一天我們總會知道信靠恩賜和信靠賜恩者有甚麼不同。恩賜也許有一時好用,可是賜恩者是永久的愛。

    以利亞在未到撒勒法之前,基立對於他是一個難題。等他到了撒勒法之後,他就清楚明白了。神嚴厲的對付並不是最後的對付。生活中的災禍、沙漠、眼淚,都是一些插入的音樂,並不是最後的精采。

    因為他在基立過的是信心的生活。在你我的生活中,甚麼時候屬地的泉源乾了,屬人的方法完了,我們就該知道我們的希望和幫助是在乎創造天地的神。
              ─梅爾

    你可能也曾露營歇息。
    在這樣美好的溪水之旁,
    消除了你的疲倦,
    滋潤了你的靈魂,
    可是後來溪水枯乾,
    不再有當日的風光。

    安慰和福祐,
    曾經鼓舞你的心,
    無窮的愛,
    無限的歡欣,
    可是隨著時光消逝,
    一切變了,
    沒有了溫情,
    一片冷冷清清。

    靈魂啊,
    假若曾使你欣喜的溪水乾枯,
    不能再給你解渴,
    你將如何?
    祗要你投入神的懷抱,
    你無需煩惱。

    祂不會使你失望,
    更不會對你譏笑,
    祂的安慰不隨時光流逝而改變,
    擦去你的眼淚,
    把你的創傷醫好。
              ─司密斯



  • 英文荒漠甘泉 每日靈修
    October 5

    "It come to pass...that the brookdried up."(1 King2 17:7)

     THE education of our faith is incomplete if we have not learned that there is a providence of loss, a ministry of failing and of fading things, a gift of emptiness. The material insecurities of life make for its spiritual establishment. The dwindling stream by which Elijah sat and mused is a true picture of the life of each of us. "It came to pass... that the brook dried up"--that is the history of our yesterday, and a prophecy of our morrows.

     In some way or other we will have to lear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usting in the gift and trusting in the Giver. The gift may be good for a while, but the Giver is the Eternal Love.

     Cherith wa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Elijah until he got to Zarephath, and then it was all as clear as daylight. God's hard words are never His last words. The woe and the waste and the tears of life belong to the interlude and not to the finale.

     Had Elijah been led straight to Zarephath he would have missed something that helped to make him a wiser prophet and a better man. He lived by faith at Cherith. And whensoever in your life and mine some spring of earthly and outward resource has dried up, it has been that we might learn that our hope and help are in God who made Heaven and earth.
              -F. B. Meyer.

    Perchance thou, too, hast camped by such sweet waters,
    And quenched with joy thy weary, parched soul's thirst;
    To find, as time goes on, thy streamlet alters
    From what it was at first.

    Hearts that have cheered, or soothed, or blest or strengthened;
    Loves that have lavished so unstintedly;
    Joys, treasured joys--have passed, as time hath lengthened,
    Into obscurity.

    If thus, ah soul, the brook thy heart hath cherished
    Doth fail thee now-no more thy thirst assuage--
    If its once glad refreshing streams have perished,
    Let HIM thy heart engage.

    He will not fail, nor mock, nor disappoint thee;
    His consolations change not with the years;
    With oil of joy he surely will anoint thee,
    And wipe away the tears.
              -J. Danson Smith.

  • 永活之泉 每日靈修
    十月五日 釘十字架的基督

    「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六章14節

    基督最高的榮耀是在十字架,在那兒祂榮耀了父神,父神也榮耀了祂;祂是寶座中被殺的羔羊,啟示錄五章提到祂接受得救贖的人、天使和一切受造之物的敬拜,並且因著十字架,祂的僕人必須學習說:「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釘在十字架上。」基督既在十字架上得了最高的榮耀,而我們又何能不以這為我們唯一誇口的對象。

    這位說:「我永遠與你同在」的,就是釘十字架的耶穌,而當時祂一邊指著手腳的釘痕,一邊說出這應許。所以我們這些尋求這應許的人首先要認清,這應許的是釘十字架的耶穌,祂每天為我捨己。

    有何理由使我們如此艱難期望,而享受祂的同在?因我們沒有向世界將自己釘在十字架上,來榮耀祂的十字架。我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這指著「舊人已與祂同死」,「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都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世界何其少的時候對我們是釘在十字架上,我們可自由擺脫其權勢;我們又何其少自己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否認自我,並要以基督的心為心。祂取了奴僕的樣子,存心謙卑,完全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哦!讓我們學習此一功課,每天傚法釘十字架的基督行事為人,就會有能力,因為「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基督活在我裏面。」

  • 中文屬天日子 每日靈修
    十月五日 敗壞的傾向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就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五章12節

    聖經沒有說神因一人犯罪,懲罰人類;但是罪性例如自我主權之伸張,卻因一人進入了人類,可是另有一人擔負人類的罪,將它除掉(來九26)──一種豐富的啟示。罪性不是不道德和錯行的傾向,卻是自我的實現性──我是我自己的偶像。這種性質有時在道德的形式上表示出來,有時在道德的反面表現出來,但根基是一個,就是要求自我主權之擴張。當我們的主對付溺於罪惡的人和生活於純正的人的時候,祂不注意這人的道德墮落,或那人的道德造詣;祂能見到我們所未見到的「罪性」。

    我生下來就有罪,我自己不能解除;神解除罪的方法是救贖。神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拯救全人類脫離那因遺傳的罪所致的罪罰。神絕不叫人負遺傳的罪的責任。罪罰不因我生來就有遺傳的罪而有,卻因我感覺耶穌基督來救我脫離罪,而我不肯依從,從那時起,我就獲了罪罰的印證。「光來到世間,世人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 中文上海嗎哪 每日靈修
    十月五日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大大戰勝……」出埃及記十五章1節

    神呼召我們得勝,但是我們是否已把衝突交託給祂,並且降服在祂的面前?我們可曾抱怨:「這件事太過份了。」或是說:「我能捨棄一切,惟獨這件事不行!」如果我們曾說過這些話,那麼我們就還未進入應許之地。神盼望我們接納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祂既然已經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且知道我們的處境,所以只要我們敢讓祂掌權,祂不僅使我們能以勝利者的姿態成就一切事,並且會使我們「得勝有餘。」(羅八37)

    我們是否拭目以待地,等著神使我們在所有的事上得勝?神總是給我們足夠的力量迎戰,然後祂會興奮地保護我們的一舉一動。祂渴慕緊緊地抱著我們,輕輕地對我們說:「我已看到你的爭戰,以及你的試煉;我更在你的勝利中得到了喜樂和榮耀。」讓我們記住神在起初對約書亞所說的話:「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書一5)今天祂仍然對我們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我必幫助你……。」(賽四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