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kenard grass 哪噠
一. 名稱:
學名: Nardostachys jatamansi
Nardostachys grandiflora (同義)
通稱: Spikenard,Nard,Nardin,Muskroot
二. 類別:
科 Family: Valerianaceae 敗醬科
屬 Genus: Nardostachys 甘松屬
種 Species: N. jatamansi 匙葉甘松
三. 原始分佈:
生長於尼泊爾, 印度, 及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海拔 3000-5000 公尺的高處.
野生的匙葉甘松生長在巖石峭壁上, 以及高山山澗旁的潮濕草地中. 由於其可入藥和做為高級香料而遭到過度採摘. 目前已瀕臨絕種, 被印度政府列為禁止採摘及交易的植物.
四. 特徵:
1.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 10-60 公分.
英文通稱為 Spikenard, 另有兩種不同屬的香草植物, 名稱中也有 Spikenard, 分別為 American spikenard, 或稱 India root, 學名 Aralia racemosa,Wild spikenard, 或稱 The false Solomon’s seal, 學名 Vagnera racemosa.
2. 根生葉(radical leaves) 叢生, 葉片長匙形或線狀倒披針形, 長約 5-20 公分, 寬約 0.5-2.5 公分, 三條主葉脈. 葉全緣, 頂端鈍漸尖, 基部漸窄成為葉柄,葉柄幾乎與葉片等長. 無毛, 或有些微軟毛.
莖生葉(cauline leaves),1-2 對, 次卵形(sub-ovate), 較小, 長約 2.5-7.5 公分, 無葉柄.
3.花序為聚傘頭狀花序, 頂生, 直徑 1.5-2 公分. 有主軸及側軸. 花序基部有 4-6 片苞片.
小花為粉紅色或紫紅色, 花冠鐘形. 雌雄同花. 雄蕊四, 雌蕊子房下位, 花柱與雄蕊約略等長. 花冠筒內部多毛.小花基部有一苞片, 長度與花相當.
4. 根狀莖(rhizome) 木質, 直立或斜升, 下連細長主根. 根狀莖短胖, 不分支或稀疏分支, 一般有 2-7 支分支, 有時可高達 15 支. 其厚度及分支數與年齡有關聯.
根狀莖被紅褐色, 厚層葉鞘纖維包覆. 此纖維為葉子萎縮後的殘留物.
根狀莖有強烈的香味, 為香料材料, 並可入藥.
5. 根莖及主根經乾燥, 壓碎, 蒸餾後可得淡褐色至褐色, 中度黏稠的精油. 甘松精油據稱有疏壓, 緩解偏頭痛, 消化不良, 及失眠等癥狀的效果. 甘松精油也適合與薰衣草, 檸檬, 鼠尾草, 橙花油, 廣霍香, 香根草等精油混搭使用.
甘松精油或香膏自古即為印度, 埃及, 中東, 羅馬等地區的珍貴物品, 僅有皇室貴族, 祭司, 及少數富賈人家能用得起.
哪噠草:生喜馬拉雅山中,其油奇香,可提煉以供抹膏之用,為世所珍貴,馬利亞曾用此香膏抹主,滿了香氣。(歌一 12 ;四 13~14 ;可十四 3 ;約十二 3 )。